2014年8月29日 星期五

骨架的正位與凹凸理論--談肩頸痠痛與後仰搖法

在臨床上肩頸痠痛的患者十分眾多,每每都有一些共通的表現,
像駝背、低頭、肩頸肌肉僵硬等等
嚴重者肩頸肌肉有若磐石,堅硬難解
再調整的過程中,我發現有些方法,可以讓這些狀態循跡復元,
往往調整正確結構之後,肩頸的肌肉自然放鬆,患者豁然開朗
肩頸的痠痛與僵硬於焉解除,在此就分享個人對於肩頸痠痛的一些心得體會

正常的脊椎骨是會一節一節堆疊起來,雖然有弧度,但力線的傳導是順的
有一說是耳朵、肩井必須在側面垂直線上
這樣頭部的重量才會靠著脊椎骨的傳導向下
不會有過多多餘的力量需要肌肉去負擔

肩頸痠痛的患者,常見的是脊椎骨的排列紊亂,
看起來頭往前傾,耳朵在前方
肩井穴角度往前偏(駝背、聳肩、肩往前移所造成)
在這樣的狀況下,會觀察到頸胸椎交界往後凸、頸胸椎交界的紊亂等等
嚴重者C6~T1這一段往後凸會非常明顯

也因為這樣的關係,頭部重量的承載受力就會不順
我們就把背面看做是是凸面,前面是凹面
凸面的肌群會被拉長,但又要把脊椎拉住,會承受到張力的拉扯
凹面會受到擠壓而壓迫
肩頸肌肉的僵硬每每因此而生

而肩頸放鬆的技巧也在此,調整的目標就是讓脊椎骨排列受力正常
不會使凸凹面受到不正常的張力及壓迫
讓他結構趨於正直

調整的方面可以從筋來調骨,也可從骨來調筋
筋來調骨,就包含上肢張力的鬆解、天宗穴、雲門中府穴的撥按
風池穴的揉按等等,通常可以達到一定程度的放鬆
在這樣放鬆的基礎下,我會再用調骨來調筋

頸椎後仰搖法也就是在調整這類患者的關鍵手法
這是種改良的柔式調骨法
以輕微的搖動,配合呼吸導引
有時配合小頓力震動的使用,
讓後凸的頸胸椎交界能夠有機會回到正位,

而在這樣回到正位之後,凹凸面的問題會隨之消失
凸面的肩頸僵硬,肌肉緊繃就會很神奇的鬆解
因為不正常的凸面不見了,肌肉就不需要承擔多餘的張力
他就不需要那麼緊繃了

短短文章,其實也只能論述到一些很粗淺的面向,
肌肉張力的來源不只於此,也會有些伴隨著氣血、內科的問題
,個人的經驗也是有限,但此法的確能解除不少問題了。

再來就是衛教病患正確的姿勢:不駝背不低頭縮下巴囉~!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